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点击登录按钮代表已同意船舶帮平台《用户协议》《隐私协议》,允许平台统一管理本人账号信息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点击注册按钮代表已同意船舶帮平台《用户协议》《隐私协议》,允许平台统一管理本人账号信息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点击修改密码按钮代表已同意船舶帮平台《用户协议》《隐私协议》,允许平台统一管理本人账号信息

第 31 届 JECK 造船峰会聚焦可持续发展 中日欧韩共商海事工业未来

2025-10-21 10:32:15

船检
10 月 15 日至 17 日,第 31 届日欧中韩造船企业高峰会议(JECK TEM)在日本今治市成功举办。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及欧洲的百余名主流造船企业领导与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全球海事工业发展态势、细分市场机遇与挑战及可持续发展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全球造船业协同发展凝聚共识。
作为全球造船业重要的跨国交流平台,本次会议由日本轮值主办。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国内骨干企业参会,中国船舶集团、中远海运重工、招商局工业集团、江南造船等十余家企业及研究单位的代表组成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全面参与各项议题讨论并积极发声。
中国造船企业代表团团长、中船集团副总经理赵同宾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当前全球新造船市场正处于历史较好发展时期,市场复苏态势持续,企业效益稳步改善。但他同时警示,市场繁荣背后潜藏多重危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等因素导致航运及新造船市场风险不断累积,亟需全球业界高度警惕。赵同宾强调,国际海事组织 2050 年航运净零排放目标为造船业长期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JECK 作为全球核心造船交流机制,应主动扛起可持续发展责任,推动构建行业发展新范式,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捍卫全行业共同利益。
会议期间,各国专家围绕区域造船市场动态、细分船型发展、劳动力现状、减排政策及造船 NGO 组织发展方向等议题开展专题研讨。中国代表聚焦油船、海工装备、汽车运输船等船型市场进行深度解读;日韩及欧洲代表则分别针对散货船、集装箱船、LNG 运输船、客船等领域分享见解。日本主办方还专题分析了全球宏观经济走势及其对造船市场的影响。
在细分船型市场讨论中,与会嘉宾形成多项共识:油船市场得益于能源安全需求提升及船队老龄化,叠加减碳措施驱动,将维持温和发展态势;散货船市场受运量饱和与环保法规影响,铁矿石、煤炭运输需求将逐步下降,双燃料 LNG 动力船舶成为新造主流;集装箱船市场虽面临海运需求增速放缓压力,但船队老龄化与运距增加支撑新船需求,市场关注点正从超大型船向中小型船拓展,双燃料动力船舶需求持续增长;LNG 运输船市场短期受液化能力释放延迟影响面临运费压力,中长期则随需求增长保持扩张态势;邮轮市场已从疫情中全面复苏,年旅客量达 3700 万人次,年均增长 4%-5%,高端化趋势明显,但面临环保法规与替代燃料转型挑战,订单集中于欧洲四大船厂;海工装备市场将维持中高位运行,建造市场缓慢复苏,订单以浮式生产平台及海工船为主,钻井平台新单稀缺;汽车运输船市场短期将经历两至三年低谷期,中长期随需求稳定增长及船队更新需求释放,市场将回归稳健,地缘冲突与贸易政策为主要变量。
减排与绿色技术创新成为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日本船协执行董事 Saito 解读了 IMO 净零排放框架最新规则;活跃造船专家联盟(ASEF)技术代表 Hirota 介绍了联盟在海事减排领域的工作进展;德国造船与海洋工业协会总干事、欧洲造船联合会(CESA)主席 Luken 分享了 CESA 参与 IMO 减排工作的经验及对减排路线的见解;中国船协秘书长、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ISO/TC8)主席李彦庆则阐述了 ISO 在海事领域的工作成果,以及与 IMO 等国际组织协同推进减排的具体措施。在产品研发交流环节,江南造船副总经理林青山介绍了企业节能船型研发成果及未来技术路线规划。各方还就造船产业及相关 NGO 组织如何参与推动国际海事减排达成合作共识。
会议指出,全球经济走向、航运脱碳规则演进及地缘政治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将对新造船市场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面对内外部挑战,中日欧韩各方一致同意加强跨国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造船业高质量发展。此外,造船专家特别委员会(CESS)主席 Shin Jong Gye 汇报了委员会工作,并表示未来将聚焦环境友好型船舶、数字化船厂等领域开展技术交流。
会前,中国代表团于 10 月 15 日下午走访了日本今治造船厂,实地考察钢板切割、分段制造、干船坞等生产环节,并与船厂管理层及技术人员就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进行深入交流。
据悉,第 32 届 JECK 造船企业高峰会议将于 2026 年 10 月 14 日至 16 日在西班牙加的斯市举办,持续推动全球造船业的跨国协作与创新发展。